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宏伟蓝图终于在2009年的春天展现在世界面前。关于怎样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让人眼花缭乱。虽然这些意见和建议大多是出于好心,但大多也是空谈,是纸上谈兵,不具有建设性。潘大认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减税有理!全球不存在任何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高税率的地区发展起来的,这是金融资本内在的本质要求。其中,减税的核心,又在于个人所得税,只要个人所得税不减下来,那么任何的培养所谓“高级金融人才”的行为,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就像罗杰斯一样,美国对他收重税,他就定居新加坡。另外,潘大认为,当前媒体舆论看待上海与香港的竞争关系,过分情绪化,香港有三大优势是上海无法取代的:第一,联系汇率制度;第二,独立的终审权;第三,独立的税收制度。
中外籍雇员薪酬差别的奥秘
请看案例:中国籍员工小王与英国籍员工Brown都在一家上海跨国公司工作,在同一部门担任同样职位。小王的2009年一月税后薪酬是人民币7382.62元,Brown的税后薪酬是人民币9858.30元。
为什么会出现中国雇员和外籍雇员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有的人可能简单认为这是跨国公司所谓的对中国籍雇员的“歧视”,这是不正确的。在这个案例中,小王与Brown为公司创造了同样的价值,公司也付出同样的劳动力成本16654.12元,这非常公平。
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社保税为4740.48元(上海城保),个人所得税为876.90元(2000元免征额);Brown的社保税为0,个人所得税为1995.82元(4800元免征额)。小王总缴税金额为Brown的2.8倍,其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为16654.12元,实得7382.62元,综合税率为44.3%,远高于Brown 12.0%的综合税率。
上海市社保税率,在缴费基数之内,综合税率高达48%。如果加上所得税,那么劳动者的过半收入都拿去交了税。潘大认为,这显失公平,而且涉嫌对低收入者的歧视,因为社保税边际税率是累退的。从税收的角度上来说,上海的低收入者综合税率要超过50%,这样的税率下你要想致富吗,那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的。
且不说降税,单是中外籍雇员的税率接轨,小王的税后收入立刻可以就提升33.5%,他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更高了。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如果不降税,而单方面的加强对所谓“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那就等于是给别人做嫁衣裳。人家学到了本事,要去其它地方低税率的地方工作的话,你拦是拦不住的。
上海地区企业所得税仍应下降
上海市企业所得税目前降至了25%,这很好,但还不够。
招商银行为什么从一家小小的、只有几个网点的小银行,发展为目前的全国第六大商业银行?有的人将此归结为是招行高管的能力强,其实根本就不是,那是因为深圳长期执行15%的所得税率,全国其它地方过去长期执行33%的税率,这就是招行过去积累速度更快的本质原因。中国平安等公司发展速度快,也是一回事,都是因为税收因素,这跟所谓的企业高管的能力真的不搭界,投资者务必要认识到这一点。
不过深圳公司的好日子到头了,所得税率2009年将升至18%,至2012年全面接轨至25%。有人老说现在招行的股价为什么不涨,你说这种情况下它能涨吗?还有腾讯的马化腾,为什么要在(税后)利润大涨的情况下,大幅减持自己公司的股票?也是基于加税的因素。即使腾讯的税前利润仍保持原有增速,所得税一提升,那你业绩(每股税后利润)增速也不会高,因此马化腾是肯定要抛自己股票的。这个逻辑,没有一个分析师说的是正确的,今天潘大就告诉你们正确的答案。
上海所得税率降至25%,这对金融机构还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既然是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那么全上海都最好与浦东新区执行同样的所得税率。否则的话,金融机构就跑到其它城市去了。比如招行的信用卡中心,成都市给它补贴,它不是就屁颠屁颠的从上海溜过去了么?现在中国想建金融中心的城市多了,所得税率有没有吸引力,我看是很重要的。要不然不要说和纽约东京竞争了,国内其它城市就要把你的资源抢光。
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
即使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后,香港作为金融中心,仍有上海不可比拟的优势,除非香港主动放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使港元牢牢地与美元盯死在一美元兑7.80(7.75~7.85)港元,港元利率跟随美元利率波动,这为香港带来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竞争力体现在:
- 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用考虑汇率因素,大大节省成本。
- 国际金融人才的薪酬,以港元发就等于是以美元发,人才的薪酬不会因为汇率波动而缩水,这对欧美外派至香港的人才有强大的吸引力。
- 外资进入香港,不用考虑汇率因素。你进来的时候是7.8,走的时候还是7.8,这不仅节省管理成本,而且让外资承担的汇率风险减少。不会发生在香港赚了钱,走的时候因为汇率变化,反而亏了钱的事情。
香港金管局总裁,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忠实拥护者任志刚先生,任期即将届满。当前香港要求的呼声此起彼伏,这种短视的做法动摇了外资的信心。潘大认为,只要香港放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那就等于自寻死路。只要你敢动联系汇率制度,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就一定不保。
香港的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这个确定程度是很高的,其普通法系制度和占主导地位的新教文化,符合美英等国的价值观,这个也是一个优势。
香港独立的税收制度,也是维持金融中心地位的一大优势。香港财政预算,不存在外交和国防支出,因此有能力维持简单和偏低的所得税制度,这也将为金融机构长期扎根提供信心。
因此,潘大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抢走香港的一部分生意,但是只要香港不改变联系汇率制度,其金融中心地位仍不会动摇。
上海本土金融机构崛起带来投资机会
伴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将是上海本土金融机构的崛起。
上海的银行和证券公司,有实力的太多,都想出头当老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整合。与此不同的是,保险公司已经存在确定的龙头,即中国太保(601601)。我们注意到中国太保在优质项目方面已获得上海政府的支持,奏响了高速发展阶段的序曲。相反,中国平安由于所得税率提升的原因,其业绩(每股税后利润)增速可能将大不如以往,维持看淡评级。
潘大仍维持《金融业2009年投资策略》中关于2009年看好保险业,保险业看好中国太保的投资评级。与过去深圳特区一样,受益于优质项目和所得税因素,中国太保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黄金期。
近期A股市场上海板块上涨,主要就是受所得税下调的预期推动。相反,深圳公司股价表现疲弱,则是受所得税上调所累。比较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股价的市场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明显的原因。
上海本土证券公司,看好投行业务实力较强的国泰君安。国泰君安放弃在内地A股市场上市,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但对港股投资者来说,则将可以获得分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果的机会。
潘大太保 威武, 看好太保到25左右
潘大上海还有一个海通呢
沙发?作梦都不敢想的!
按照panda的意思,税收决定了能否建成金融中心,感觉有些新奇。看华尔街的兴起和伦敦的相对衰落,似乎看不到税收的影响。因此,我觉得,panda的这个结论有待探讨。
其实潘大不仅仅要考虑税后薪酬,还要考虑生活成本。需要考量的因素太多,用一句流行的话讲,还是生活品质最重要。
5板,哈哈,先报个到,再看.
税收的观点不错,很新奇独到。
那么请教一下潘大,东京的金融中心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呢?中国现在开始再过十到二十年的积累,民间的资本力方面可能不逊于日本了。
东风之前,工夫齐全!这是本人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期望.
观点新颖,拭目以待
学习了…
北京什么时候也降降个人所得税,好不容易赚点钱,都被国家收走了。
终于盼到新文了!观点确实独到,很有道理
!
panda:马化腾的减持我觉得另有原因,如你所讲如果是税率的原因好像不太成立,招行和腾讯总部都在深圳,税率的变化应该一致,卖了腾讯卖招行,跟税率应无关。首席执行官卖了个最低价,说不过去,看腾讯现在的走势,我个人认为有配合机构吸货的嫌疑,表面看马化腾像是腾讯持股中最傻的散户,可能吗?
海通靠经纪业务吃饭的,没意思,上海券商还是国君综合实力最强,盈利前景最好。
前贴错,应是买招行
世界上为什么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岛国有发达的金融业,无非是避税和少管制,3楼要明白成为金融中心减税是很重要的 。
Panda,税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是否有金融中心,比如纽约,税率并不优惠呢?或者说,还有其它方面的可能
猜猜潘大所代表的阶层?
税率是一重要因素.
这个其实早讨论过,除非上海也一国两制,不然还是在香港后面吃剩饭吧
太保的寿险市场份额08年末排名老三,在平安之下,泰康之上,但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已经落后泰康了,排名老四;产险方面,太保08年份额排名老二,在平安之上,但看看他们两个的差距,再看看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增速,有理由相信太保产险今年在份额方面会落后平安产险,排名下滑至老三。请问潘大如何看待太保寿险、产险份额的下滑??????????
香港已经从大陆得到的太多。而对中国而言,香港的重要性其实可有可无。目前中国公司的证券化率还很低,以后20年间海量的ipo,必须要让他们放在上海做。这也是为什么沪港直通车不能开启的缘故。目前看来上海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估值不错,PE,PB都很优惠,如果我有公司想上市,绝对是沪市。
在香港IPO之后,股票是批发价
在上海IPO之后,股票是零售价
在香港购买主要是基金,在国内购买大部分都是散户。
潘大好久没有发表文章了,是否最近比较忙?近期A股不断走高,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潘大的相关文章。
潘大你好!想请教下,深圳市政府上缴国家的税收部分未来是否会变化呢?以前我们都知道深圳的财政收入90%都留在地方,不用上缴国家,现在呢?未来是否会和其他城市统一?
潘大你终于出文章了,呵呵
叫你潘老师应该可以吧,我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修的专业不是经济学,但是对经济学很感兴趣,想请教您该如何学好经济学,盼复!
浦发各地的子公司还是按照当地的税率收税吧?另外,我怎么就不看好上海做为金融中心的前景呢
往大里说容易不专业,往小里说,中国的事往往没有那么简单。金融资源的国家配置和对公司的税务优惠,应该比个人税务进一步减免的中心建设推动力度要大吧~
终于发文了。立意很新,发人深省。
税收的影响很大,我记得之前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就是资金为了避税跑到欧洲去了
潘大是超级资产阶级 你新来的不知道啊
学习了。
潘大写博客应该至少像周刊一样。至少每周一篇。这样我们才不会失望。这篇博文离上星期那篇整整一个月。所以请潘大多多发表新文。
代表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呵呵。
没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建立在疲弱的货币上,更不可能建立在将要消失的货币上。港币会一直存在吗?
想请教潘大一个问题:中国的金融企业与外国一流的金融企业在全球同台竞争,现在最大的差距在哪里?路径怎么走?比如汇控和富国银行。
记得老大在年初的时候说过会有1-2月个行情,看好到2600点,然后会有大的向下调整。
现在来看点位预言十分之准确,接下来是不是没有大回调就不能进去了呀?
盼指导!
据此分析,港币将来应该会退出历史舞台!
美元前景,潘大有空请指教下,谢谢
我也想知道。。盼潘大指导一二。
业务上,潘大调查过太保没有?
的确,这社保税率真是高的要死了,而且还有最低基数的,快要接近3000了,企业成本上去了,劳动者到手的工资反而不多,艾
的确,金融中心的建立需要政策和税收制度的配合,说白点就是降税和少监管.深圳不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么.不然资本赚不到钱凭什么来啊.人才也是一样啊.
潘大,每个地方的政府都会认定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然后给它们优惠税率,如果腾讯被认定了呢?那还是按15%征收啊。我没仔细检查,只看到一个2003年的名单(一般有效3年),粗粗一看,里面涉及在香港上市的就有几家: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美元近期不会大涨,但需要关注美联储可能较市场预期更早收紧流动性。
比税收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支持!
潘大还是分析一下上证指数的走势吧。
我在吴淞路太保大厦做过系统升级项目
业务上一般般
在长三角的点很多
印象里江苏的保费收入很大
数据量最多
有道理,税收总体太高,很多企业无法完成原始积累,能完成的基本上都是通过逃税,最近的IT行业查税事件就是一个具体反映。国家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员需要钱,现在花钱的地方太多,只能能过查税这样的方式来增加收入了。这是很不合理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必将造成大量的民营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积累以后,把资金转移到国外,因为民营企业家从根本上不信任这样的制度产生环境。3年前的江苏五星电器老板就很明智的把公司卖给美国bestbuy,2年以后,国美电器老板就被抓了,这是一个多么有前詹性的举动啊.
请问潘大,深圳提税会对万科产生影响嘛?会有多大影响?因为刚打算买万科。
流动性充足,对股市走势潘大还坚持以前的判断吗?
潘大的大力推荐,持有中信银行,虽然中信前期没有什么涨,但周末公告
中信银行收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权,能否对中信银行产生什么影响?
请问潘大能否再推荐一支B股?之前推荐的飞亚达B已上涨至两倍多了,现在还有什么好的B股可以投资呢?
—小王交的是上海城保,不是社保税—
潘大在偷换概念,拼数字,不是严谨的做法哦。。。
我也觉得潘大举的例子不对劲,外籍员工一般是海外母公司外派到中国的,他们的人事关系一般还保留在国外,公司也要为他们代缴在他们本国的社会保险,而且这个比例绝对不会比中国缴得低。所以潘大拿中国员工的社保加个税总额跟外籍员工在中国缴纳的个税比较,就得出中国税负重的逻辑,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臆造例子,是不严谨的。
潘大用的例子恐怕不恰当…小王交的个人部分和公司交的部分不能简单地划为“税”吧
谢国忠说:“IPO应该变成登记制,不要审批制,价格不要政府参与,就要真正做到自由市场管理的模式。”他称,“政府要做裁判,不要参加游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从内部来说是非常重要 的事,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话,可能性是没有的。”
不知道panda怎么看?
IPO制度改革是确定的趋势,而且可能进展要比预期的更快。
届时,谢就可以宣称或暗示这是他呼吁的结果,造成一种很有政策影响力的假象。
说穿了,这些举动都是知识分子的老毛病了,没啥奇怪的。
我要再强调一遍,“知识分子”不等于“有知识的人”,知识分子阶层属于小资产阶级,老毛病是很多的。
盼潘大发文分析当前国际货币形势!
近期上海不会减税,因为老龄化使上海不得不用财政去补养老金的缺口,现在的户籍GG是对外来人口以户籍为饵以换取他们缴纳税收和社保。
我看上海距离国际金融中心还差很大距离,至少10年内不可能
税收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本人认为比这个因素更加重要的是法律,可以看一下世界所有的金融中心,有哪一个没有健全的法律,有哪一个执法不到位。法律不仅可以保护社会正常秩序,更可以保证财富的完好。金融中心,是巨大的社会财富的集聚地,没有法律保障,很难想象。很多香港人担心,上海建成金融中心以后,香港怎么办?我多次对他们讲,只要大陆的司法现状没有改变,香港就有优势,现在把两地相比,上海比香港强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人口多;第二,地理位置。其他方面都是香港占优。这两个优势中,第一个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第二个则取决于华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如果华南发展的好了,超过至少等于长三角,那这个优势也就有了。至于我在这里着重强调的,香港拥有的法律优势,上海在5~10年内都不可能赶上。因为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存在两套法律系统,上海能单独建立一套法律体系吗?退一万步讲,就算可以,一套法律体系的建设是10年就可以完成的吗?
潘先生你好,请问您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制造业应如何处置这一问题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