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崛起和高速发展,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在多个层面具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以正面影响居多。目前网上讨论制造业和股市关系的文章里,大部分分析都较为肤浅,无非是什么今天利好、明天利空之类的婆婆妈妈的话居多,投资者看完后,并不能得到启示并以此指导自身的投资策略。其实,站在全球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制造业崛起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的。而只有在掌握正确规律并把握历史进程的高度来分析和看待当前股票市场,才能过滤掉股市的日常波动的杂讯,把握好大趋势。投资者一旦把握住了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摆脱短期股指波动所带来的个人悲喜这种低层次的情绪,做到心中有底,就有望减少投资错误,提高投资收益。在这篇关于制造业与股票市场的系列文章中,潘大就将针对制造业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发表个人的浅见,供各位投资者朋友参考。
制造业崛起与工业化进程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其本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高速进展,代表着国家综合国力处于快速上升期。制造业的发达是一个国家进入第三产业占主的发达国家的必要准备;进入发达国家,则是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让位于服务与投资业,这时,一个国家就步入了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印度,在没有实现工业化之前,第三产业就已超过了GDP的50%,潘大认为印度并不能摆脱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直接一步登天,其现在的产业结构以及未来人口老龄化时期所将面对的问题,将使印度工业化之路比中国更为坎坷。
制造业发展与金融深化
由于制造业的发达,必导致一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众所周知,人(包括法人)最重要的社会属性之一,就是是否占有、占有多少生产资料,它直接关系到个人或组织在整个社会经济的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在已完成金融深化的发达国家社会,个人或组织占有生产资料,很大程度上并不体现为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实物,而体现为占有或间接占有以股票为主的金融资产;在金融抑制(Financial Restraint)的发展中国家,则普遍存在投资品种类和数量缺乏的的状况,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也较低,同时个人或组织的资产负债表上,金融资产占比较低。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转变过程中,在某个特定阶段,股票等金融资产的的需求将突然爆发,而金融资产的供给不能跟上需求的步伐,直接结果就是推动股指走高,而金融资产需求在这一段时期之后又将趋于相对平稳增长。这个转变过程有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制造业的崛起。
制造业发展与产业转型
从全球角度来看,无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战后的日本、1970年代的香港、1980年代的韩国以及蒋经国执政时期的台湾地区,均是股市高度繁荣与制造业高速发展并存的时期。而这些地区该时期的股票市场,往往也并不是一年两年的牛市,而一般将持续较长一段时期。潘大参考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制造业高速发展期过后股市的表现,发现制造业高速发展期之后,股指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回调之后股指增长趋于平稳。对此,潘大的解释是,制造业高速发展期过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往往面临着较大的转型,而这种转型是会带来巨额社会成本的,故此在股指的体现上,就是出现回调。而产业转型期过去后,股指能否进一步增长,主要取决于该地区转型的成功程度。例如香港成功的转型为以金融、贸易、服务主导的产业结构,其股指阵痛相对就较小。台湾地区转型成功程度略逊于香港,转型为高科技产业主导,其股指阵痛就相对大一些,台湾加权指数至今无法突破90年代初的高点。而日本则是一个产业转型失败的典型反面教材,经济萧条伴随日经225指数低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近两年才略有起色。
期待再具体点的,好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