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0857.HK)回归A股首次公开发行展望

2007年6月25日 | 分类: 上市公司研究 | 标签: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HKEx:0857, NYSE:PTR)于2007年6月19日举行的董事会会议上做出决议(PDF版),在内地A股市场上发行不超过40亿股新股,募集资金将用于境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石化和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海外油气资源收购,发行后A股将占股份总数的2.18%,低于先前市场传言。这是中石油第三次计划发行A股,此前两次都因当时A股市场不景气,市场对大盘股发行存在高度的恐惧心态,而被证监会劝退。此次,在上证指数位于4000点高位之际,中石油宣布其A股IPO计划,明确表明了证监会推动大盘股加速回归的用意,即通过增加优质公司的方式稳定市场。根据有意向回归内地A股市场的建设银行(0939.HK)和中国石油(0857.HK)的相关公告,其预计A股发行的筹资额均在400亿人民币左右,与中国远洋(601919.SH, 1919.HK)的发行规模相近。

  潘大认为,中国内地A股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者在心理预期上对此种规模IPO的适应,此次中石油的IPO,将不会对内地A股市场短期走势产生过分冲击,相反,此举将有助于改变目前上证指数中银行股权重过大的局面,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中国石油H股发行回顾

  中石油是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2000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上市时,国际油价正处于10年的低点,发行价格并不理想,仅1.21港元。首日上市,收报1.25港元,但在随后的交易日即跌破发行价,最低探至1.10港元。但2003年,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增持,使其在短期内走高,并于未来几年不短创出新高。

  中国石油(0857.HK)的资产质量

  中石油资产质量总体来讲,优于中国石化(600028.SH, 0386.HK),逊于中海油(0883.HK)。石油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为油气勘探开发,中游为冶炼、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涵盖石化业务等。中海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游,资产质量最好;中石油上中下游业务发展比较均衡,资产质量次之;而中石化上游业务不足,资产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在这三家公司里最差。

  1. 中石油的诞生是中国石油工业改革的产物,其业务和资产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南方为中石化占主导地位)。
  2. 中石油近期海外扩张速度很快,包括近期广受关注的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 Kazakhstan Inc.)的成功收购。潘大认为,海外资产并购,是中石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战略的重点,但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过程,短期来讲,境外资产还不能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占较大比重。另据中石油的香港红筹股公司(0135.HK)主席王明才表示,中油香港海外新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12%。
  3. 国内整合速度加快。包括其正式退出三星石化(600764.SH),以及于2006年初完成的对吉林化工(000618.SZ, 0368.HK, JCC.NY)、辽河油田(000817.SZ)、锦州石化(000763.SZ)的私有化,整合了旗下资源,并为A股上市消除了技术障碍。

  中国石油(0857.HK)的股息政策

  中石油是一家典型的高股息率公司,其股息可占到其净利润的50%左右。高股息率,提供给投资者良好的机会分享公司成长。以下是近两年的股息分配表。

中国石油(0857.HK)股息率

中国石油(0857.HK)股息率

  中国石油(0857.HK)近五年主要财务数据

中国石油(0857.HK)财务数据

中国石油(0857.HK)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石油(0857.HK)油气储量数据

中国石油(0857.HK)油气储量数据

中国石油(0857.HK)油气储量数据(单位:石油—百万桶,天然气—十亿立方英尺)

  另外,今年渤海湾大油田的发现,使得中石油的原油储量大幅上升,也提震了市场预期,其H股股价于消息发布后一个交易日大涨约14%。

  投资中国石油的有利因素

  1. 公司是未来内地A股市场总市值最大的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小。
  2. 主营收入、利润持续增长。
  3. 新增探明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均持续上升。
  4. 股息率高,具有良好的现金回报。
  5. 海外业务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大。
  6. 虽然部分石油领域会逐渐放宽准入,但中石油的垄断优势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持续甚至加强。

  投资中国石油的风险因素

  1. 原油生产区,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政治形势发展。
  2. 欧佩克(OPEC)及其他产油大国(如俄罗斯)的产量计划。
  3.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元及美国财政、贸易赤字因素。
  4. 气候状况(如卡特里娜飓风、美国暖冬,均可对原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5. 替代能源的发展。
  6. 国家产业政策及补贴。
版权警告
  1. 小李
    2007年6月25日05:47
    引用 | #1

    潘老师的博客,果然不错,第一个来捧场!

  2. 2007年6月25日09:14
    引用 | #2

    那是那是!当然不错!以后买股票不会再心中没底了!只不过,小李竟然抢了我的沙发!!!

  3. 海通证券
    2007年8月31日20:32
    引用 | #3

    潘老师这篇文章比机构领先几个月发布,佩服。

  4. wlb
    2007年9月4日17:20
    引用 | #4

    谢谢潘先生关于中石油的分析文章。

  5. ouyang
    2008年8月9日20:48
    引用 | #8

    现在看来,潘大也没料到中石油上市被推到那么高的位置,变成了大盘的终结者

  6. 潘大
    2008年8月9日21:19
    引用 | #9

    哈哈,这么老的文章都被你顶起来了哦。

  7. Eagerbeaver
    2008年11月30日00:22
    引用 | #10

    自己在能源行业内工作. 从技术角度看, 我认为, 目前如火如荼的氢能, 太阳能, 风能, 终将被证明是昙花一现. 未来能对现代能源工业提出致命挑战的, 只能是核能. 考虑到目前核能在全球的尴尬地位和美国民主党政府对核能研究的一向态度, 除非世界面临石油的资源性短缺, 或者核能新技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有了重大突破 (我觉得这点不太可能),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核能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撼动传统化石能源的绝对垄断地位. 所以我觉得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业务在未来几十年中不会受到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垄断地位受到保护的中国这些公司的盈利长期看好.